一、总则
为健全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(ESG)管理,更好尊重和促进人力资源发展与人权保护,公司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倡议要求,制定《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人权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声明》。
二、适用范围
本声明适用于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本部、全资及控股子公司。公司将积极邀请并推动参股公司、承包商和供应商共同遵守本声明所倡导的内容。
三、人权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声明
公司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等国家法律法规,重视《世界人权宣言》《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》等国际规则及指南,秉持“以人为本”的人力资源发展理念,将保障人权融入到公司的日常运营和企业文化之中。
公司针对童工、强迫性或非自愿劳动、健康和安全、反歧视、反骚扰、人道待遇、工作时间、薪酬及福利、隐私保护、学习与发展等人权风险议题建立内控程序,确保在员工选聘、培养发展、任用、离职等各个环节充分尊重和保护人权。
公司现做出如下承诺性声明:
1.禁止强迫劳动:公司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规和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公约,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,包括债务劳动、胁迫性劳动、限制人身自由等情形。公司在招聘、用工等环节设有审查机制,确保员工自愿签署劳动合同,享有平等的离职权利,不以身份证件、薪资、保证金等形式限制员工自由。同时公司对供应商和外包单位也明确要求禁止强迫劳动。
2.禁止使用童工:公司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,不得雇佣任何未满16周岁的人员。在招聘流程中设有身份验证机制,确保入职员工达到法定工作年龄。对于涉及港口分包或物流临时用工等环节,公司加强尽职调查,杜绝童工使用风险。若发现违规情况,将立即纠正并依法追究责任。
3.尊重依法参加各类组织:公司尊重员工依法参加工会和其他形式代表组织的权利,全力推进工会组织建设,保障员工能够就工作条件、薪酬福利等问题进行集体协商。公司鼓励员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、员工意见信箱等渠道表达诉求和意见,并确保不因行使以上权利而遭受歧视或报复。公司与职工代表定期开展沟通会议,持续推动和谐劳资关系建设。
4.保障平等与多元化,杜绝歧视现象:公司致力于打造包容、公平的工作环境,禁止基于性别、年龄、民族、身体状况、婚育状况、地域背景等任何形式的歧视。在招聘、晋升、薪酬、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中,坚持“岗位匹配、能力优先”的原则,确保用人公正透明。同时,关注女性、残障人士、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平等发展机会,推动员工多元化与组织包容性建设。
5.反对骚扰、虐待与暴力行为:公司严禁任何形式的性骚扰、语言辱骂、身体惩罚、精神压迫及工作场所暴力行为。设立明确的员工行为守则,建立涵盖举报、调查、处理与反馈的完整机制,保障举报人免受打击报复。对于违反行为准则的员工或管理人员,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惩处,以营造尊重、文明、安全的工作氛围。
6.保障合理劳动条件:公司承诺为全体员工提供符合法规、体现劳动价值的薪酬与福利待遇,致力于为员工建立有尊严、可持续的工作环境,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与职业发展权利。公司确保向正常出勤人员支付水平不低于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薪酬,并参考行业水平与生活成本趋势,逐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薪酬标准。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机制,保障员工的休息权和工作效率。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,鼓励员工依法休带薪年假,确保假期权利落到实处。通过与工会、员工代表开展常态化沟通,公司持续优化工作条件与福利体系,建立与成本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员工福利体系。
7.确保职业健康与身心安全: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工作安全,全面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,涵盖安全培训、作业许可、危险源识别、应急预案等内容。为码头操作、物流运输、仓储管理等高风险岗位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,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和心理关怀服务,降低职业病与工伤事故风险,切实保障员工身心健康。
8.提供职业发展与培训机会:公司为员工提供系统的职业发展通道与多样化培训资源,涵盖新员工入职引导、专业技能提升、管理能力培养等模块。鼓励员工在岗位轮换、技能认证、学历进修等方面不断突破与成长,并对优秀员工实行定期评估与晋升机制,打造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人才激励生态,助力员工实现长期职业发展。面对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挑战,公司积极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和转型培训,帮助员工应对工业变革、自动化或气候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与就业风险,提升职业适应能力,确保“以人为本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地实施。
9.保护员工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:公司执行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,确保员工在入职、考勤、评估、离职等各类环节中所提交的个人数据被合法、合规、安全地使用。公司采取信息加密、访问权限控制、数据隔离等技术手段,防范数据泄露与滥用风险。未经授权,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私自查阅、传播或篡改员工信息,切实维护员工的隐私权与人格尊严。
四、监督与培训
公司将定期评估本声明的执行情况,对声明内容进行适时审阅,并对董事会、高管、员工和供应商等价值链伙伴开展禁止童工、禁止强迫劳动、反歧视与反骚扰、多元化等人权相关培训。